未来三年我国进口海产规模还将快速增长
   发布日期:2017/12/13    浏览次数:981 次

  12月9日,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韩旭在会上发言时透露,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中国的渔船数量减少2万艘,马力消减150万千瓦,捕捞量要消减309万吨,减到1000万吨以下。他强调,中国政府对非法、未报告、未受管制的IUU捕捞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另外,韩旭称,中国总的原则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解决中国人吃鱼难的问题,不是靠捕捞解决,而是靠养殖渔业来解决的。中国的渔业不仅解决了13亿人吃鱼的问题,每年还有400万吨鱼出口国外。

  今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实施了“史上最严”的休渔制度,不仅禁渔期比往年延长一个月,对禁止捕捞的品种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东海海域,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鲐鱼、三疣梭子蟹、龙头鱼、虾蛄等八种的海洋捕捞冰鲜水产品或活体水产品都被列入禁止销售名单。此外,没有达到规格的幼鱼,全年禁捕禁售。

  禁渔期结束后,海洋修复效果比较显著,最明显的就是梭子蟹。截至11月底,浙闽渔船到舟山国际水产市场投售量达近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延长伏季休渔期和增殖放流。

  韩旭在介绍中透露了今后我国渔业工作的方向,将更加重视水生生物的保护。一是,大力发展海洋牧场,通过建设海洋牧场来修复海域生态。二是大力建设水生生物保护区。中国建设的水产种子资源保护区有53个,面积有700万公顷。除了水生生物保护区,对重点濒危水生生物实行特殊保护。

  11月20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三批22个全国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在短短一年半内,我国获批的海洋牧场就达到64个,可见农业部对于树立良好渔业生态形象、早日扭转国内传统模式渔业的发展趋势的决心。

  最大的海产品进口国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升级,市场整体消费水平在持续上升。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消费数据,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5%。得益于消费结构的调整,时下进口海产品更受欢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产进口和消费国。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截至今年10月,我国共进口海产品总量超过237万吨,总额超过2334万美元。按国家分类,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新西兰为中国进口海产的前五名。

  2017年11月24日,财政部关税司网站发布了《我国将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通知,将于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继2017年6月,国家首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之后,第三次大幅度降低进口消费品关税。三文鱼(大西洋鲑鱼)、北极虾(学名北方长额虾)、多春鱼(学名毛鳞鱼)、龙虾、螃蟹、鲍鱼,都在降低关税之列,特别是北极虾的关税,更是降低到2%。未来海产进口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发展。

  过度捕捞——71%的地球面临的最大威胁

  在看到中国进口海产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海洋广阔无际,资源取之不尽?数个世纪前,科学家是这样想的。但很遗憾,一连串非法捕鱼、误捕、滥捕、肆意破坏鱼类栖息地,已经改变海洋的命运。

  看完以下几个事实,恐怕没有人能笑得出来。

  由1950年开始,因为过度捕鱼,全世界1/4渔业已经崩溃;

  2.77%海洋鱼类资源已经完全枯竭、遭受过度开发、减少或复苏缓慢;

  科学家估计,全球90%的大型鱼类已在海洋绝迹。其中包括许多金枪鱼、鲨鱼、大比目鱼、石斑鱼和其他生态系统顶端的捕食者;

  全世界共有350万艘渔船,但当中仅占1.7%的巨型工业渔船,每年竟捕获全球近60%的渔获;

  单单在印度洋,围网渔船使用的人工集鱼器,每年就杀死100万条鲨鱼;

  每年,全球船队收到大约300亿美元的政府津贴,大部分给予大规模工业化渔业;

  工业化捕鱼船队每年平均杀害及丢弃2700万吨的鱼,相当于全年1/4的渔获。在市场买1公斤虾,背后可能潜藏超过10公斤的热带海洋生物的牺牲;

  全球每年因非法渔业损失超过200亿美元,当中大多牵涉欧美和亚洲的渔船。据联合国估计,非洲国家索马里(Somalia)和几内亚(Guinea)每年就分别损失约3亿及1亿美元。

  在满足人类消费需求的同时,企业经营者心中须有一杆秤,生态和市场如何平衡,切不可竭泽而渔。